9月15日,“
本次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技术发展推动公共关系行业智能化转型、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建言献策。
机遇大于挑战积极承担使命推动行业发展
与会嘉宾结合自身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观察梳理当前行业发展实际,分析探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积极为推动公共关系行业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蓝色光标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孔晶表示,当前中国公共关系面临的矛盾之一,是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与尚未完全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之间的矛盾。从发展机遇角度,一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带来战略机遇,二是技术革命带来创新机遇,三是全球治理变革带来个别领域话语提升。从挑战来看,一是西方话语霸权下的叙事困境,二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隔阂,三是地缘政治复杂化带来的“信任赤字”。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的核心任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参与并赢得全球的“认知战争”。必须具备比以往更深远的前瞻性、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宏大的战略魄力。
迪思传媒高级副总裁沈健表示,伴随媒体格局深刻变革、国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舆情生成机制已发生根本变化,传统应对方式难以有效化解风险。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但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体系建设和声誉管理能力仍显薄弱。三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给公共关系职业、公共关系高等教育等带来冲击,AI传播理论与真实性也遭遇空前挑战,但同时,AI应用也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与声誉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
博雅中国高级副总裁、首席增长官刘元媛表示,公共关系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战略推动,“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出海”等战略为公共关系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二是数字化与技术赋能,AI等新技术为公共关系带来更多传播场景和精准触达可能,提升危机预测与应对能力。三是企业声誉需求提升,企业需要品牌信任与社会责任建设。四是国际化与跨文化传播机会增加。公共关系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国际舆论与地缘政治压力,二是信任缺失与公众期待提升,三是行业人才与专业能力不足,四是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双刃剑”效应。
爱德曼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曲宏表示,公共关系行业内涵丰富,从破题视角可提炼四个核心关键词。其一,重新认识。从战略维度看,公共关系核心是声誉管理,价值涵盖个人信誉、企业品牌塑造乃至国家形象构建。其二,家国同构。企业形象与国家信誉深度绑定,海外发展时需主动以自身行为承载国家信誉、传递国家形象。其三,时代契机。国家蓬勃发展推动国际社会深化对中国认知,大企业应担起国际传播使命,行业协会需联动多方,以柔性方式填补沟通空隙。其四,尊重专业。行业准入门槛看似低,实则专业要求极高,AI等新技术难以完全替代其策略判断与情感洞察。
奥美公关董事总经理罗志勇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虽能显著提升内容生产力,但公共关系业界须严格遵循其应用准则,以防公共关系的核心价值“人际对话”异化为“人机对话”。他援引最新调研数据指出,公众对人类发声的信任度是AI生成内容的两倍以上,这警示公共关系业界,尽管AIGC具备高效率与低成本优势,若过度依赖或任其过度渗透公共关系传播渠道,将可能导致公共关系沟通缺少其应有的温度。他呼吁公共关系业界重视AI使用的伦理规范,确保AI时代品牌塑造的透明度与真实性,并倡导行业专家们切实履行对AI生成内容的专业审核与责任担当,坚守品牌声誉塑造与信任建设这一公共关系的核心使命。
行业迎来机遇新技术新媒体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嘉宾还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与公共关系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交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加速推动公共关系行业智能化转型,积极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伟达公关原中国区副总裁于爱廷表示,“一带一路”、央企出海和新质生产力产业的发展,让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为公共关系行业开辟了新的边界和空间。AI等科技突飞猛进,带来新的工具和方法,能够积极赋能公共关系服务品质。公平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公共关系提出了更多话题。而在另一方面,我国公共关系工作面临着国际环境复杂性与“认知战”的挑战,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竞争加剧,且广告、营销和公共关系行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行业内人才结构转型的压力较大。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复杂性加剧,给公共关系行业的危机响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阿瑟·佩奇协会中国市场高级顾问、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李曦从国际企业公共关系趋势角度提出三点观察。一是企业内部CCO(Chief Communication Officer,首席传播官)职责发生变化。技术发展使信息传播转向去中心化,公共关系工作职责从面向媒体扩展至对接更多利益相关方,CCO在企业管理团队中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给公共关系行业带来新变化。跨国公司搭建智能化公共关系平台赋能多环节,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媒体用AI提升报道效能;搜索优化升级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引擎优化,凸显企业品牌优势、提升公关价值。三是国际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等复杂多变,为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闻远达诚管理咨询总裁、通用电气(GE)原中国品牌与传播总监李国威表示,企业必须明确自身长期生存发展离不开公众,维护与公众的关系需要长期投入。在企业实际经营中,公共关系工作面临着一些企业领导人重视不够、资源预算支持不足等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关系工作可以拥有更多的方式和手段,展现企业对公众的敬畏和每一次对话的诚意,发挥公共关系调研、策划、实施、评估的功能优势,发起公众关注的话题,创造免费传播的流量,从而实现理解和认同的目标。
北京中关村学院公共关系部部长商容表示,公共关系之于组织、企业乃至个人,犹如水和空气,不可或缺,释放影响力于无形。公共关系叙事应聚焦在如使命、愿景、文化、价值观、责任、信任、领导力等隐形的力量。以意义驱动的公共关系传播,旨在建立共识、赢得信任,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下,AI等新技术发展赋能千行百业,也对公共关系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应以远见、同理心来驾驭、引领AI创新,让人人可以获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实现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的共进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宫贺表示,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也是继续深入开展公共关系学理研究的重要机会,符合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战略需求。她结合本职工作提出,在新技术新媒体时代,一方面是基于主流媒体发布的文本素材,搭建多模态语料库,构建起主流媒体的叙事大模型,便于未来更好地支持符合主流价值叙事的传播工作。另一方面是创新设计舆论学与公共关系学的大模型,并搭建起公共关系案例库,通过深入剖析案例,为舆论话语相关的分析及工作提供支持。
郭卫民会长在研讨会上总结发言表示,本次研讨会专家学者对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协会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理论与实践内容丰富,交流与讨论成效显著。他指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需要不断扩展和提升对公共关系的认知范畴。公共关系对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技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将有力赋能公共关系行业转型发展,创新应用场景十分丰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将认真研究、吸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凝聚公共关系行业各方力量和广泛共识,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就。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张小影、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以及协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参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