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同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外文局共同主办的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论坛围绕“共促乡村全面振兴共谋现代化发展”主题,来自34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共300多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共同交流减贫治理和乡村振兴经验,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
论坛期间,由杨尧(云南广播电视台澜湄国际卫视)主持,许庆琦(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中心理事长)、郭存海(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戈塔索·布鲁斯利·谢伊(南非林波波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南非公共管理协会主席)、王立朝(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陈祖建(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吉色方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方(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围绕”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杨尧(云南广播电视台澜湄国际卫视)主持
陈祖建(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院长)
郭存海(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
许庆琦(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中心理事长)
吉色方森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戈塔索·布鲁斯利·谢伊(南非林波波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南非公共管理协会主席)
王立朝(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吕方(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在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专题论坛上,来自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们表示,数字技术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重塑乡村治理、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以实例阐释数字技术的三重变革:无人机巡检、物联网监测正推动智慧农业从概念走向田间;电商直播重构农产品流通链路,乡村依托互联网将优质农产品直供消费者;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公共服务创新,正在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沟壑”。他认为,通过绿色发展与数字技术双轮驱动,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实现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分享了中国与阿根廷的合作案例:中国通过农村电商与基建经验,帮助阿根廷优化贫困人口管理,然而,技术迭代也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弱势群体因资源获取能力不足面临“数字贫困”,需通过技术转移、包容性经济模式等举措才能让他们共享数字红利。
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立朝以拉丁美洲国家的案例展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潜力。他建议,借今年底在巴西举办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契机,举办中拉绿色文化展览、论坛、青年工作坊等活动,以艺术为媒介传播中国乡村振兴经验,讲好中拉合作的绿色发展故事,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全球化。
(综合 云南日报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