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关视野

薛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外传播新思考

更新时间:2022-02-22 10:28:35

一、塑造国家形象的三个目标和传播策略

(一)可爱的中国形象

塑造可爱的中国形象,就是把可爱的,更有趣的,更形象,更有亲和力的理念传递给别人;就是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二)可敬的中国形象

塑造可敬的中国形象,就是把在中国发生的事情(中国的科技、中国的抗疫、中国的高铁,中国的维和),尤其是对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事例对外传播,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事例在任何国家都是可敬的。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三)可信的中国形象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传播的价值观,通过不可辩驳的客观事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形成国际舆论的引导。

二、构建具有引导性的国际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原则:共性·共鸣·共情

(一)以共性事实为基准

聚焦全球共同的话题,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全球共同话题包括: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关注气候、尊重生命等。运用国际通用的现代传播手段,以温情叙事手法讲述“共同人性”,才能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故事。

(二)以共鸣信息为内容

采用可引起相同思想感情的文化科技内容,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把“我们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谋划,科学设置。

(三)以共情沟通为效能

共情能力指:增强信任的情感、尝试换位的思考、消除双向的误解。要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就需要培养并发展一种共情的能力。共情不一定只讲自己的故事,还可以讲他者的故事,通过把他者的故事纳入到我的叙事体系里,然后赢得对方的尊敬。

三、构建具有引导性的国际传播中国话语体系路径

(一)善用触点媒体扩大传播效能

善用触点媒体,杜绝舆论“空白地带”,及时到位地传递真实信息。但调研显示:西方媒体对中国官媒报道的引用率不低但效果大多是负面的,而我国非主流媒体和商业媒体的内容被采纳时,西媒的态度更为中立。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主流媒体+商业媒体+文化类APP等形式的传播矩阵,改善传播效果。

(二)善用技术手段强化传播广度

借助无人机、红外线、互动直播等技术形式,获取更丰富的影像资料,呈现重要特征和真实状态,跨越沟通障碍。

(三)善用社会组织形成精准传播

善用社会组织,在圈层互动中,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用他们惯用的语态、他们熟悉的范式,形成精准传播。

上海交大团队从2018年开始与香港路德会圣十架学校开始合作,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STREAM计划”,受到了学校、同学及家长认同、喜爱,也强化了师生对祖国文化的向往、对民族的认同。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文为作者参加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与同济大学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讨会上发言的主要观点摘要。)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中国,传播,文化,媒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