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分论坛

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分议题讨论二“巩固减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1-06-18 18:33:46

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

——分议题讨论二“巩固减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2021年5月18日,以“推进全球贫困治理促进现代化发展”为主题的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怒江召开。分议题讨论二“巩固减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同日举办。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主持分议题讨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汪三贵,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外籍教授罗伯特•沃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研究员何祖坤,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务院扶贫办“学前学会普通话”形象大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主播海霞,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事业部副总经理乔立鹏等6位嘉宾分别作了发言。

分议题讨论二“巩固减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汪三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汪三贵表示,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的标准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的标准还要高,收入标准高出20%。成功减贫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巩固这个成果。中央政府特别关注到不返贫,特别是不出现规模式的返贫,所以现在我们也在做防返贫的工作,不返贫主要的标准是贫困家庭、贫困人口的收入不仅要稳定还要继续增长。

汪三贵指出,“两不愁、三保障”还要继续稳定提高,目前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在设计方案进行后评估,看是不是脱贫完了以后就不管了。汪三贵认为,有一部分地区、有一部分人脱贫的标准并不是高出贫困标准很多,有返贫风险。为此,要通过五年的时间把脱贫攻坚跟未来三十年要做的乡村的全面振兴、全面现代化更好地衔接起来。

汪三贵就促进乡村振兴提出三方面“怒江经验”:一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家庭农场合作社这样的主体今后是重要扶持的对象,要让中低收入脱贫的人继续受益;二是要特别注重环境问题。贫困地区的发展和环境直接相关,现在的发展不能靠环境发展,而是和保护环境是一体的。要把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更加协调起来。三是大规模的易地搬迁。怒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比例50%,这是全国最高的,很多人从山上搬下来了。评估发现,像怒江这样的搬迁绝大多数的搬迁户生活状况大幅度改善,他们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汪三贵最后强调,这几年我们脱贫攻坚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怒江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到了乡村振兴阶段,这些方面要继续探索,甚至乡村振兴要更好的借鉴。再经过30年的努力,使这些地方不仅仅是脱贫,而是真正富裕起来了。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减贫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侯赛尼表示,减贫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我们永远不能说这个事业已经完成了,未来还是要继续做减贫的工作。贫困是一个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贫困的概念也是如此。贫困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当消除了极度贫困就会有新任务去做,无论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都必须要有完善的机制能够巩固、维护和持续这些成果。中国所做的是值得世界赞扬的,它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中国跑赢了10年,中国用剩下的10年可以做更多的经验交流和巩固的工作,这会有利于世界各国,不仅仅是中国。中国是世界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要加强交流,不断的开放交流的平台。侯赛尼希望与中国搭建更多交流的桥梁,在脱贫方面做更多的合作工作。

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外籍教授罗伯特·沃克:面对新的贫困的形式,需要提出相应的新的解决方案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意见》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罗伯特·沃克表示,这一目标一旦实现,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农村城市发展水平均衡的国家。

罗伯特·沃克认为,对健康的投资就是对脱贫的投资,医疗保险很重要。现在在农村地区的挑战是医疗保险的问题。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比城市的覆盖率要低很多,农村只是城市的60%左右,它无法覆盖所有农村人口的需求。罗伯特·沃克同时还提出了教育的问题,很多城市的机构把自己的教师送到农村支教帮助当地的教育事业,但并不是每个贫困地区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帮助。他认为,在考虑乡村振兴的时候,应当知道乡村振兴自身的重要,必须要改善教育、卫生、医保,在这些方面实现社会的公平。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研究员何祖坤:从一个村的变化来看整个怒江、云南、中国,再看人类减贫事业

这个村子叫马吉米村,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处在怒江大峡谷的边上。为什么要提到这个村?何祖坤表示,是因为人民日报前后挂职这个村23年,云南日报很多人都在这里战斗过,和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

“2021年4月11日我到了马吉米村,看了以后我大为感动,也非常激动。那些老百姓高高兴兴,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见到我说干部来了,联系的亲家来了,意思是说我们比较亲了。说共产党好,感谢总书记,现在我们的日子全部变了。”何祖坤说,马吉米村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以前吃红薯玉米,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以前住的是四面都会透风的“千脚屋”,现在家家都是设施比较配套、比较好的新房子;以前老百姓从怒江西边到东边时用溜索(当地滑行工具),现在有很漂亮的大桥了。还有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善。

这个村为什么会变化?何祖坤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在党中央的领导关怀下,五级书记来抓,各方面一起推进;二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里面就要分析到,每一个人每一户人家具体困难的成因,主要的情况。这些贫困人口和这些家庭情况各不一样,所以在推进贫困的过程中,一家一策,一人一策;三是自己动手。自己动手才是脱贫的根本方法。要扶贫脱贫,如果个人没有积极性就不行。

何祖坤认为,从这个村的变化反观整个怒江大峡谷看云南,看整个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实际上核心的东西都是一致的。中国的减贫旗帜不仅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的进程,更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破解了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的顽疾,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推进,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它最可贵的价值是实现了贫困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双重保障,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所以,中国的减贫事业可谓全世界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主播海霞:推广普及普通话是中国扶业扶智的重要抓手

海霞分享了她的公益项目“石榴籽计划”,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助力脱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什么我会有推普脱贫的想法呢?这还要我从新闻联播播出的一条新闻说起。”海霞说,这条新闻讲述的是新疆维吾尔族青年阿卜杜拉来到江西南昌打工的故事,到江西打工的阿卜杜拉曾经遇到语言不通造成的麻烦,后来学习普通话,卖馕,创业,通过努力在江西发展十几家餐厅,这件事让海霞深刻认识到加强教育学习普通话,会成为摆脱贫困非常有力的一个手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车同轨,书同文,语同音是大国的标志,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标配。如果不会普通话,不仅影响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学习技术,外出打工,同时也会影响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习知识,影响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海霞认为,不会普通话会影响到贫困地区整体的文化素质、思想水平,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推广普及普通话是中国扶业扶智的重要抓手,更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有效的途径。

从2016年的时候开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指示,海霞依托国家广电总局教育培训基地,发起实施了推普扶贫的公益项目石榴籽计划。石榴籽计划主要抓了两个关键,一个关键是学龄前。学龄前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段,培训能用普通话教学的学龄前教师所产生的这种辐射效应是呈几何指数增长的。第二个关键是语言环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海霞项目团队有针对性的研发,同时还请全国普通话最标准、最规范的播音员艺术家们录制实用的音视频学具,通过二维码扫描、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站大喇叭等方式,帮助学生随时跟读模仿,帮助老师规范他们的朗读教学。

迄今为止,海霞的公益项目石榴籽计划已经累计为南疆喀什培训学龄前教师3500多人次,400多课时;总结边疆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学管理规范五卷13万多字;当地学龄前儿童的普通话普及率由之前的38%提升到61%。此外还累计录制了4000多分钟的音视频学具,捐赠有声图书将近25万册,有3万多名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因此受益。

国家现在普通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0.72%,但是也还有2.8亿多人没有办法使用普通话来进行沟通交流,而这些人主要都集中在边疆民族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海霞表示,推普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可以和减贫的方方面面紧密结合,可以在乡村振兴的许多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践中有非常好的体现,但它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参与,结合实际,久久为攻。海霞呼吁大家一起来关注支持推普,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事业部副总经理乔立鹏:乐普医疗远程AI/ECG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助力乡村医疗的振兴

乔立鹏表示,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占到40%,目前位居第一,尤其是农村的心血管病发病率远远高于城市,乡村医疗的振兴首先需要提高的是基层的医疗能力,他从乐普AI-ECG助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的案例开始,分享了去年启动的海南省基层医疗能力提升项目。

海南省基层医疗能力提升项目是国内第一个省级规模的区域基层医疗能力提升项目,是由乐普实施完成。该项目旨在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的新基建,通过5G技术在医疗领域深度融合创新,促进全省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规模化的提升,推动海南省“互联网+医疗”进入全国的领先行业。以海南省301分院为大数据中心,海口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的心电中心,部署了远程AI-ECG人工智能分析诊断系统。

项目建设覆盖了全省19个市县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部署了动态的心电记录仪,远程胎心监护仪各2970台;便携超声设备2810台,远程眼科设备340台,升级了230辆救护车。项目聚焦分级诊疗,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远程诊疗系统下沉到近3000家基层卫生机构,全省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资源共享。全省进行危机预警,统一调度,促进了全省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规模化地提升。项目建设完成以后,达到了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的目标,推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构建了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

乔立鹏认为,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提升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当地人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而且有助于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远程AI-ECG人工智能分析诊断系统更快速、更准确、更全面、更稳定、更广域,人工智能出具的诊断结果具有医学诊断意义。为未来的服务能力提供无限的扩展可能。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脱贫,中国,贫困,医疗,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