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会发言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柳斌杰:隽行大道,筑梦远方——在“2018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18-12-21 09:15:00

尊敬的郭卫民副主任、各位大使: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发展大会这一段很精彩,大平同志回顾了一年的工作,郭卫民同志发表了重要的致辞,从大局出发提出了公关工作的要求,比利时王国马文克大使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马苏德•哈利德大使讲话高度评价了公共关系协会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毛一翔、武和平两位局长就企业、政府公共关系实践发表了经验和体会。这都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有重要启发、借鉴作用。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目前全党全国都在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个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策和实践,回顾成就,总结经验,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把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和历届公关协会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依靠产学研各界专家,推动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理论、实践和公共关系工作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里,我向四十年来为中国公关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主要是推动了以下一些重点工作:

一是推动政务公开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培训了大批新闻发言人,使我国新闻发布工作基本做到了重大政治生活在场、重大政策发布在线、突发事件积极响应,打造了党委政府与媒体公众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搭建起国际社会准确及时全面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二是以文化传播带动公共关系事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支持公共传播领域不断创造新闻、文化品牌活动,成就了一大批“现象级”的传播品牌。组建了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盟围绕国资监管和中央企业发展核心目标,加强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为中央企业深化改革和做大做强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三是推动公共关系学科建设,在培养公关人才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公共关系教育本科列入目录,逐步进入硕士教育层次,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首设国内第一个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博士点,这标志着中国公共关系教育链的初步健全和完善,迄今为止,全国2000多家高校都设有公共关系课程。四是推动公共关系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建的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迄今已成功举办200多期主题培训班次,通过知识传授、系统训练、实践演练和案例研究等形式帮助政府和企业各级管理者认识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让他们学会与媒体和公众良性互动、诚信沟通,促进企业和市场健康发展。

公共关系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社会发展越是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公共关系就越发达,越需要以信任为基础、以沟通为手段,以协调、化解矛盾为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行业转型不断深化、科技融合加快升级、社会活动主体更加多元、服务对象日益广泛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公共关系事业还存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培养复合型公关人才方面,与行业转型发展的趋势还不相适应;在国内各种利益群体沟通方面,还缺乏有效的途径;在塑造国际形象的自觉性方面,与不断提升的中国国际影响力、责任感、存在度还不相适应;在深化新公关理论研究方面,对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体融合条件下的公共关系还研究不够;在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方面,与公关教育亟需重视和改善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在加强公关组织的有效监管方面,与公关行业日趋专业的发展方向还不相适应。观念陈旧、手段落后、人才匮乏、组织弱势是普遍问题。

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发展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这次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既是总结经验、展示成绩的大会,也是梳理问题、交流工作的一次大会,更是加油鼓劲、筑梦未来的一次大会。本次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关系发展趋势,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关系在全球范围的创新实践和独特魅力,展现公关行业组织在完善自身建设、服务地方发展、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和典型功绩,使公共关系事业在塑造政府、国家、民众等形象和协调彼此关系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全球公共关系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已经迈进到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征程要谱写新篇章。我们公共关系界的同志更有秉持“大道通行,天下为公,心怀大德,方能隽永”的情怀,与改革同行,建构中国新时代的公共关系学。习近平主席指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会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面对新时代、新趋势、新要求,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如何能有新作为?借此机会,我与各位分享几点想法。

一是发挥好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面对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格局,面对全球竞争格局的复杂多变,许多矛盾需要调处,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挑战必须应对,许多交锋还在继续。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作为中国公关行业的“龙头”,必须树立前瞻意识、培养创新理念,开阔国际视野、顺应时代潮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针对当今社会主体利益的多元化需要,在党群之间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关系、阶层之间的关系、群体之间的关系、行业组织之间的关系方面,应用公共关系科学和力量来调节、沟通、协调。要发挥好工作平台作用,吸引汇聚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等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总结经验,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对社会各种公共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实践,使国内各种关系更加和谐,使国际关系更加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要发挥好培养人才和社会教育作用,组织研究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大众公共关系知识教育,努力做好人才培训,普及和提高公共关系知识和能力,培养塑造更多高素质的公共关系人才。

二是全力打造可持续推进、多方位联动的公共关系大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重点展示好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四个“大国形象”。展示好这四个“大国形象”,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方之力可为。要强化战略意识,立足全局、整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不同层面公关主体,充分发挥整体效应,努力构建国家品牌和企业品牌相统一、中央优势和地方优势相互补、国家形象和民众形象相映辉的公共关系大格局。要积极主动作为,公共关系本就是多元主体各展风采的大舞台,特别是针对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更多是“他塑”而非“自塑”的客观现状,充分发挥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交流沟通中的推进器作用,积极投身国际公共关系实践,展示新时代的中国魅力、中国风貌,努力消除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之间存在的明显“反差”。要汇聚形成合力,团结国内外多方力量,立志聚心、合作聚力、人才聚智,共同探讨公共关系平台建设、公共关系人才培养、人文文化交流推进、公共外交合作开展、国家形象战略传播、企业品牌塑造推广等问题,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公共关系体系。

三是深入拓展中国公共关系的全球实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全球秩序出现一定混乱、中国自身实力显著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给予更多期许,这也为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深入拓展中国公共关系的全球实践,就要围绕中心,聚焦服务人民利益、国家发展,宣传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美好未来提供新的希望和更大的动力;要突出核心,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不断拓展公共关系的新领域,为解决全球治理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把握重心,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必须紧扣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站在国际公共关系的视野高度,观照中国与世界的全方位互动,在社会冲突、国际争端、利益纠纷、价值认同等重大问题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探索和建设中国与世界的共同繁荣之路。

四是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需要新的思想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历史传承性、时代创新性、方向前瞻性,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的根本遵循。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理论体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找准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历史方位、角色定位、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完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占领创新理论的制高点。

五是着力提升公共关系的传播力和话语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要在国际传播和全球公共关系实践中争取话语权,必须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高议题设置能力,突出中国视角,表明中国立场,贡献中国智慧;必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切实做到“融通中外”,既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要充分体现我们对人类共同命运和全球事务的认识、思考和担当,还要找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的文明成果,做到学贯中西、兼收并蓄、入情入理、可听可信,力戒假大空、口号式的不良话语套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需要科学的公共关系去沟通心灵、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应对危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实践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基础性的工作向高层次的发展和专业化迈进,充分运用公共关系的特殊职能沟通协调各方关系,为国内利益群体的理性和谐,为中国国际形象的改善提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武和平,媒介素养,历史方位,大国形象,中国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