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圆桌分享

圆桌分享:新时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全球实践

更新时间:2018-12-21 09:30:00

主持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董关鹏(左1);嘉宾: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国防部原新闻发言人、新闻局局长杨宇军(右1);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环保局原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右2);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媒介素养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原总编辑田惠明(左2)。

董关鹏:在2018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三位参与公共关系蓝皮书——《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18)》的作者代表。首先是中国新闻社原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人、原总编辑田惠明同志。中国新闻社是我国外宣主要媒体之一,在全球华文媒体传播具有重要影响,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田惠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巨大,举世瞩目。同时也应该看到另一面:贪腐、环境污染、假冒伪劣、电信诈骗等等,这种情况下如何向世界展示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国家形象怎么塑造?是讲一些官话、套话、空话,还是实实在在讲一些真实的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社和海外有一种天然联系,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华人大概有6000万人,其中有4000万人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有400多家华文媒体。这些华文媒体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它们一头连着中国,一头连着世界;一头连接华人社区,一头连着海外主流社会。所以这股力量跟中国新闻社联合起来,通过他们向世界展示“一带一路”,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

中国新闻社每天向他们供稿,包括图稿、文稿、视频等。十几年前,我们就每两年一次组织他们到国内来,举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经举办了九届。这项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做好海外华文媒体的公共关系,通过他们报道真实的中国。我们邀请他们到改革开放最有成就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去采访,请他们来做报道,比我们说的更真实。

《中国新闻周刊》18年前创刊,现在发展到7个语种文本——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另外《中国新闻周刊》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每天制作200多个版面传到海外,给华文媒体供稿,展示中国形象。但是我们怎么展示形象?不是只报喜不报忧。要想真正把中国国家形象树立好,主要在实践。要实实在在的沉下来,不讲官话、套话、空话、废话,多讲一些短话、真话、实话、人话,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

董关鹏:杜少中局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刚刚获得了国际大奖,据说竞争极其激烈。他在网络上用具有新媒体特点的公共关系实践推动生态环保事业。请杜少中局长从获奖开始讲起。

杜少中:奖项的名字叫“卡洛维茨可持续发展奖”,我一开始得了这个奖的时候也很意外。我在北京市环保局担任新闻发言人的时候,给外国记者定了规矩,会说中国话的优先提问,因为我不会说外语。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选上我的,到了得奖现场,才知道我是怎么被选上的。

在德国有两个可持续发展奖,一个由政府主导,一个由社会主导,“卡洛维茨可持续发展奖”是由社会主导,从2013年开始颁发国际奖项,一个发给德国人,另一个发给外国人。我是第6个外国人得到这个奖,前5个奖都发给外国政要,只有我一个人是“草根”。他们先海选,然后到国家大使馆和相关部门去征求意见,最后由他们自己确定,不受任何政府部门干预,由他们全权负责。如果中国公共关系事业不是发展到今天,我们不是向社会披露信息这么全面,也不会选上我。我们经常说要讲好中国故事,其实我这一趟出去体会最深的是:世界也需要中国故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在德国把生动的中国故事讲给外国朋友们听,现场留学生说我们在国外讲台上看见一个中国人穿着中国唐装、讲中国话,非常亲切。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科技参赞对我表示感谢,说我把中国故事讲活了,我们需要这样的声音。

联合国气候大会究竟讨论什么问题?很多中国普通公众不太了解,气候大会主要讨论气候不能变暖,因为变暖直接威胁到一些小国被海水淹没了,可能就没了。中国不紧张,中国陆地广阔,淹不到我们。但是如果我们把气候大会解决的问题和我们平常遇到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我们就该紧张了。气候问题讨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大家说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关注?其实也很简单,所谓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四项能源,煤、油、电、气使用量按当量算,我们必须得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加新能源。这就跟大家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

董关鹏:谢谢!下一位是国防部新闻局原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作为本年度的特约主编,您除了谈一下自己撰写的章节,还要谈一下整本书的架构设计,您觉得这本书跟往年有什么不同?

杨宇军:我先从自身参与的章节说起,中国军队在海外做了很多好事,而且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不论参加联合国维和也好,护航也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也好,高科技提供紧急援助也好,中国军队充分在海外发扬“雷锋”精神,干了太多好事。我在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很多国家见到当地驻的美国大兵,确实形象比起中国军队差远了,我当时觉得特别好写,给我赋予这种任务很高兴。

但是接受以后发现上了当,这个章节很难写,为什么?第一,我们有很多好事,没有挖掘出来,没有总结,没有提炼,没有把它变成大家能听懂的故事讲出来。

第二,有些说了但是没有说好,可能是话语表达方式不对,话语体系不对,交流平台不对,说出来感觉没有那么好。

第三,国际上有很多人说军队的“坏话”,美国人自己说他们的媒体制造“假新闻”,但是遗憾的是批评这些假新闻的人经常讲我们中国的假新闻,所以我觉得我在写这个章节感到既好写,又难写。

这本书让我担任特邀主编,我说不行,哪一个章节我都写不了,太难写。国际公关涉及各行各业、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应该说全都涵盖在里面。不像前两本书,更多聚焦在国内,今年的主题既涉及国内又关照国际,这个太难写了。但是我在勉强接受任务之后,又发现反而好写,为什么?确实咱们各行各业有很多非常出众的公关实践,不论制度建设上还是从理论研究上,还是从一线实践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值得总结、值得提炼、值得推广的经验,同时还有一些从中汲取的教训。

很多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素材,这些素材使得这本书变的非常厚重,非常全面,非常有高度,同时又很接地气。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公关确实是一个“富矿”,我们今后这个领域里面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素材。

董关鹏:杨局长说这本书好编,因为大家做的好事太多了;不好编是因为好事多到不知道从哪里写起。感谢杨局长、杜局长和田总编的精彩分享。2018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很多理事、会员获得了很多大奖和荣誉,杜局长得到的是相当于环保领域的“诺贝尔奖”。我本人在协会推荐之下,通过多轮答辩后,成为了美国“艾森豪威尔终身学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先后由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安排,拜访了14个美国部委,包括白宫、国务院以及美国的著名企业等,我也再次感谢柳会长、王会长和很多前辈精英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我特别赞同刚才杜局讲的,穿中国衣服、讲中国话,而且得讲好中国的故事。怎么讲好中国故事?田总有很好的总结:既要讲中国的好,还得讲中国被人家看到的不足,怎么把不足讲好也是大学问,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让人容易接受,讲的非常客观。今天我们的讨论就此结束,感谢三位专家的参与和分享。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中国,新闻,故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