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发挥公共关系作用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更新时间:2015-12-08 05:25:0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响应2015年3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党的工作会议》的号召,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经过研究,决定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合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双方已经于今年9月份签署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为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的内容,促进甘泉县快速脱贫和经济可持续发展,11月25日-27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率领扶贫调研专家团队,对甘泉县扶贫规划区等13个地方进行了实地调研。来自国资委、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人居环境保护与创新公益基金会、北京构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调研活动,并与甘泉县委、县政府各级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精准扶贫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1月23日,中央召开了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的首次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央严令,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还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要求到2020年,使7000万贫困人口完全脱贫。11月29日,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总体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柳斌杰在协会与甘泉县签署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时曾表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红色政权的摇篮,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对延安的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工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难题和重要短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宗旨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大局,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并且,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是由长期在延安生活和工作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组建的,传承延安精神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重要使命。因此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致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传承红色文化,意义非常重大。我们要科学统筹,不断丰富和拓展精准扶贫开发道路,全方位推进甘泉精准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协会将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汇集专家智库力量,集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品牌创新、教育脱贫、人才培养、互联网宣传于一体,边规划边落实,成熟一个落地一个,从多元化、专业化视角,以多种经济创新发展推动甘泉人民生产生活发展,保证脱贫不返贫。通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转变观念,树立新形象,展现新面貌,全面开创甘泉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这次协会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来调研,就是要解决甘泉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问题。

各路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在座谈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针对甘泉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在调研后指出,对甘泉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科学统筹、协调发展,需要顾全局、谋实事,树立形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他提出“三个统一”创新理念:一是统一品牌,建议创建以甘泉区域产品命名的统一品牌“甘泉汇”,进行专业化打造,提升整体形象。二是统一包装,对物流包装细节打造,结合文化旅游,形成流动广告和跨区域推广效果。三是统一营销,让电子商务更系统化,加强主体策划。协会要充分发挥多资源优势,聚集专家智库力量,集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品牌创新、教育脱贫、人才培养、互联网宣传于一体,协调处理生态与生活、生产、生存之间的关系。针对甘泉县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筹划设计自然人文景区、景点,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率先启动A级景区申报、申请,设计上注重在实用功能中突出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特色。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田园认为,要结合甘泉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生态文明的探索,加强创新研究,不再是孤立的建设,而是系统的工作,需要集制度、文化、社会、生态、城乡一体化、金融、互联网+等形成统一的生态链条,而不是工业链条。需要强化品牌和市场意识、生态循环意识、生态总体规划意识、组织意识、节能意识和人才资源意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创意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南国良提出,一要完善规划:将土地、资源、项目、旅游四项合一;二要完善数据:请甘泉县提供详尽资料,通过数据分析确定项目方向;三要妥善处理被扶贫农民与土地和工作的关系;四要教育扶贫+知识扶贫;五要打造产业模式,发掘特色窑洞文化。

国资委中央企业创新创业中心课题组副组长赫然表示,第一,创新产业布局和招商:依据国家产业新部署,联合招商小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系统产业;第二,扶持龙头企业:申请重点项目,扶持龙头企业,通过顶层设计,集中资源打造竞争力;第三,转变思路,寻找定位:运用现代技术,创新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北京构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所所长李博,结合自身所做的人居项目贵州“民俗”,提出甘泉扶贫建设需要加强特色文化保护,整合当地民俗文化。需要宣传推广特色资源:宣传甘泉窑洞文化,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推广。

人居环境保护与创新公益基金会管委会主任张玉军表示,人居是一个整体,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形成工业、产品、文化、互联网+、设计的统一性,以旅游民俗为中心,带动当地电商,协同发展。

统一思想紧抓落实 

甘泉县县委书记苏醒仁表示,精准扶贫是首要问题,需要发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组织协调资源的优势,在精准扶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凝聚共识。先解决脱贫,然后是稳定的永久脱贫,使农民脱贫不返贫,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大视野和大手笔,希望专家对甘泉县状况烂熟于心、融会贯通,“跳出甘泉看甘泉”,站在高度,大视野,高层次。项目策划需要全面指导,不仅仅是策划,在项目运行中全程指导,项目制定、营销手段、资金申请、技术指导等方面都需要专家进行全面指导。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打造农产品营销中心,南到西安,北到内蒙,成为延安陕北的营销中心。因此,我们甘泉县政府和人民要统一思想,打破部门分割,凝心聚力,上对得起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对甘泉县的厚爱,下对得起人民福祉,谋长远发展。

甘泉县县长付天平表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协会对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扶贫园区方面,由扶贫办和农业局负责,首先拿出成熟方案,土地局将土地流转上报市里;二是依照“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扶贫意见”,以报告形式上报市里;进口对接,使第一批企业项目落地,并结合专家建议,完善“甘泉县十三五规划项目”。三是在招商方面,上报协会审核后,由工业园区提供载体平台,通过协会资源整合,打造甘泉优势。针对田园院长提到的几个项目,办公室及时整理并与协会对接,进行申请运营。四是精准扶贫工作事务由政府办牵头,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集中对接,进行落实。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甘泉,精准扶贫,中国形象,协会,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