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专家观点丨李希光:大丝绸之路文明圈的探索与复兴

更新时间:2015-12-07 15:44:00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巴基斯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跨文明对话教席负责人 李希光‍

非常高兴参加本次大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柳斌杰主任也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会长,感谢柳会长的邀请,使我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分享我在“一带一路”的考察和研究的一些新成果,也希望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加强学习和探讨。  我演讲的题目是“大丝绸之路文明圈的探索与复兴”,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从古今地图看丝绸之路的文明圈;

二、大丝绸之路文明圈的构想;

三、大丝绸之路文化圈内的文化廊道;

四、围绕我自己做的两个小案例,谈谈跨国丝绸之路文化项目探索。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起点,本人与西安及丝绸之路有历史渊源的深厚感情。在1990年夏天,我写了《沿着丝绸之路追寻先祖遗迹》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日报》头版,从这一天开始,我便沿着丝绸之路一直走到今天。从沙漠路线、海上路线、草原路线,边走边写日记,将近25年。记得我在16年前调到清华大学做老师,并开了一门课为“写在丝绸之路上的大篷车课堂”,带着学生在丝绸之路沿途教学、上课、读书,直到今天共写了16年的笔记,并在今年年初将这些日记整理出版了长达160页的书籍《写在亚洲边地》。

下面,我们看一下什么是“丝绸之路文明圈”?它的区域位置在哪里?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丝绸之路文明圈”是一个多个国家民族血脉相通的文明圈,是一个多个国家语言相通的文明圈,是一个多个国家共享信仰的文明圈,是一个多个国家有共同文化遗产的文明圈,是一个山水相连的文明圈,是一个历史上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文明圈,是一个山口、道路、口岸相通的文明圈,是一个在经济上与中国高度互补的文明圈。当然,今天这里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发的、原生态的、世外桃源式的文明圈。

“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地理区位在哪里?主要集中在中国边疆最西部——帕米尔高原地区。帕米尔在伊朗语里的意思就是世界屋脊,这个地方是丝绸之路所必经的地方。从地图上看,在中世纪亚洲的古代商道,密密麻麻的交通线、商道都集中在中国最西边的帕米尔地区。

从丝绸之路崛起过程看,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远征匈奴的多次战争发生在新疆帕米尔;唐朝丝路繁盛时期,唐朝最有名的远征丝绸之路的大将军高仙芝率军作战,主要的战争都发生在帕米尔,还有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元朝作为中国丝绸之路最发达时期也是如此,中国当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学者刘迎胜便是研究元朝丝路的专家;到了清朝,从中国在西域的工作来看,从乾隆一直到光绪年间,特别是左宗棠治理中亚的突出业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第四次复兴。如清朝皇帝乾隆所说,清朝收复了新疆,恢复了治理中亚,就是名副其实的“旧土新归”。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从我们所在的西安出发,经由河西走廊,路过新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等一直到达欧洲;“一路”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东南亚、缅甸、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进入地中海等海湾地区。“一带一路”沿途涉及众多国家,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也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我们发现,“一带一路”有一个节点,也就是“一带”和“一路”之间有个走廊,它是连接另外两条干线的地方,这个节点所在区域正是古代中国征服西域的高点——帕米尔地区。

从中国的油气管道图来看,今天中国的大城市、沿海城市,从北京、天津、上海到香港,这些城市的天然气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中亚五国,通过四条线路将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线、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管线,西油东输,到达我们中国的沿海地区,而这些密密麻麻的管线与古代的丝绸之路基本上是重合的。古今中外所有历史地图的中心指向,正在“一带一路”的中心区,该地区石油及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地缘战略位置重要,被称为“中国的管道斯坦”。

关于大丝绸之路文化圈的构想,就是通过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文化,发现大丝绸之路文化圈承载着多样的东方文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宗教内容,一方面是文化内容。所谓宗教就是儒教、佛教、道教、回教、印度教、拜火教、萨满教、东正教,这都是现实存在的。所谓文化就是基于这些宗教上的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突厥文化、俄罗斯文化、蒙古文化。因此,大丝绸之路文化圈是西方崛起之前的古代世界,也是古代中华影响世界的地方,更是世界影响中国的地方,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具有重

大意义。当今,从经济体量看,世界上有两大经济圈:太平洋经济圈和大西洋经济圈。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一带一路”沿途的65个国家中有57个是伊斯兰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70%的能源和50%的自然资源,这57个国家都在大丝绸之路文化圈内。那就意味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与繁荣,将使中国和沿线伊斯兰国家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区,并将在10—20年内超越太平洋和大西洋经济圈。从世界GDP的分配角度看,伊斯兰国家组织57个国家人口是16亿,中国人口是将近14亿,加在一起近30亿人口,GDP为20万亿美元;欧盟和美国加在一起是8亿人口,GDP为31万亿美元,那么从GDP来看,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GDP发展的潜能是非常大的。

因此,建设大丝绸之路文化圈具有重要意义。大丝绸之路文化圈,不是人类文明的全球化、大一统化,它是古代人类灿烂的多样化文明的回归,是多样化文明的平等、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丝绸之路文化只有回归、复兴,才不会发生文明的冲突,才能保证“一带一路”的安全畅通。

那么如何建设大丝绸之路文化圈?我们认为应该用“五服”的地域政治观,在五个文化圈内实现五个共同体。1950年出版的160字的小说《禹贡》,提出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关系或者是公共外交的一个地缘政治观点,即“五服”的观点。所谓“五服”就是五百里甸服、五百里候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所谓五百里甸服就是中国首都或者天朝的首都往外500里,是通过收税来治理;五百里候服就是再往外500里,通过政治任命,由大小王侯管制;五百里绥服就是再往外500里,通过教育教化和文化影响绥服;五百里要服就是再往外500里,靠军事结盟和武力征服来控制;再往外500里就是荒服,就是任其发展。

通过我们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需要绥服和要服的周边地区,包括东南亚文化圈、俄罗斯文化圈、中亚文化圈、西亚文化圈和南亚文化圈,通过这些文化圈的绥服或者是要服,最后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同时实现我们提出的文化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特别是价值共同体,没有价值共同体,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而我们对“大丝绸之路文化圈”的研究,它既是国别文化研究,也是跨国文化研究;既是大问题研究,也是小问题研究;既要关注全局问题,也关注局部问题;既要研究泛突厥文化,也研究波斯、印度、中国、俄罗斯、阿拉伯多种文化的共存。

“一带一路”国家众多、民族并存、文化多元,我们建设“大丝绸之路文化圈”不可避免需要面临一定程度困境。众所周知,习近平主席提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想通。通过我这些年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发现目前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还存在货币不通、贸易不畅、政策不沟通,道路不联通等问题。过去中国通向中亚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两个节点,就是从喀什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今天则因为各种矛盾冲突,导致道路关闭,以致我国6年前开始策划的中乌吉铁路至今无法动工;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曾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走廊,目前也因反恐名义被关闭。道路不通,则贸易不畅通,民心也很难相通,导致互相不信任。今年暑假我带学生到乌兹别克斯坦天山西端的一个东干村考察,东干村有很多我们陕西等地过去的回族人,听说中国的学生来了,他们东干村村长非常热情,在家里给我们摆了茶话会,全村长老都过来欢迎我们,结果坐了不到1个小时,来了5个警察把我们驱散了,认为这样不合法。这种基层的面对面的民间沟通不通过官方渠道,也是有风险的,可见加强民心相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因此,我们提出建设“大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文化廊道”这一构想,主要是配合“一带一路”上的经济走廊,设立内容丰富多样的丝路文化走廊。一是丝绸之路人文地理走廊。包阔丝绸文化走廊、巴扎文化走廊、商旅客栈文化走廊、伊斯兰建筑文化走廊和地毯文化走廊。二是大帕米尔文化圈廊道。包括天山文化走廊、喜马拉雅文化走廊、昆仑山文化走廊、兴都库什文化走廊。三是历史名城走廊。西安是第一城,从西安出发到敦煌、和田、撒马尔罕等等,所有这些可以连成一片,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文化产业。四是中国历史名人走廊。包括张骞、甘英、成吉思汗、班超、丘处机、高仙芝等。还有历代高僧走廊、世界名人走廊、草原文化走廊、犍陀罗佛教文化走廊等。最近我带领学生,从新疆出发,刚刚走完犍陀螺佛教文化走廊,走到最早出现佛像的地方——白沙瓦和塔克西拉。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两次丝绸之路文化项目探索的比较成功的案例。一是唐僧西游记,就是现在走西游路。我带学生去之前,在陕西省博物馆正好看到一张玄奘西游地图,这些文献对我们西游帮助很大,按照这个地图根据现在可行的道路,最后带着学生终于走到阿富汗的边境,在阿富汗边境上一个著名的佛学院上课。我们沿着中巴公路前行,沿途可以看到印度河对岸,岩壁上有古代驿道,就是唐僧记载他当时步行和骑马走的驿道,非常清晰。我们远征队,在山里走了2000公里,最终走到了白沙瓦。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我们在罕萨看到了“小布达拉宫”,即英国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小说《失去的地平线》故事发生地。罕萨古国国王还健在,我到他王宫里拜访,他家里还摆着周总理给他的签名,他送给我一顶帽子,并与我合影。然后我们离开了中巴公路往山里走,到了吉尔吉特,在这里发现了一座佛的立像。离开了吉尔吉特,我们到了白沙瓦。我们参观了白沙瓦博物馆后,还到了唐僧西天取经处——塔克西拉,看到了很多佛像保存得非常完好,而这些佛像跟我们在西安、洛阳看到的不一样,它们都是希腊化佛像,这些佛像促进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

二是孔子西游记。我们这次去巴基斯坦还带了大量的孔子像,塑造的很可爱的形象,不是特别严肃的一个老头。另外还做了他身着巴基斯坦服装的模样。我们把它放在巴基斯坦一个六星级酒店里,大家非常欢迎,于是“孔子”跟着我们一起沿着丝绸之路,经过玄奘的取经道,最后到了伊斯兰堡,在一个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孔子文化节,摆了一百个孔子像。巴基斯坦的大学生们在一个个白胎上,按照自己的想象,绘制孔子的服装和形象,说明大家都很爱孔子。我们还举行了隆重的“Hello孔子”文化活动,当地大学生背靠孔子像跳起现代舞,最后巴基斯坦总统还在总统府接受了我们送给他的孔子像礼品。可见,我们的孔子文化,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丝绸之路,文化,中国,文明,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