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公共关系工作要为国家战略服务——柳斌杰会长在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工作会议暨协会五届理事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15-07-28 17:45:00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为了使每次理事代表会开得有意义,我们每次考虑要有新的内容,尽量丰富会议活动。这次会议就是“三合一”,一是开理事代表会,这是例行公事;二是和各地代表们一起开一个工作会,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工作;明天我们全天举行“2014年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这是我们的传统项目也是一个品牌。这次以传播法治中国为中心进行讨论,内容很丰富,日程排得也很紧。今天在座的都是理事和各省市协会的主要负责同志,希望通过会上大家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把公共关系工作者团结起来,群策群力、奋发有为,把我国的公共关系事业推向快车道,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作用。刚才大平同志作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2014年的工作报告,总结了今年的工作。其中很多工作得到了协会理事、省市公关协会、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4年是中国公共关系事业不平凡的一年。“庄园外交”、“高铁外交”、“熊猫外交”等国家公共外交新意迭出,媒体和社会公关力度加大,互联网公关制度日益完善,这些都为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深化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主题。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新故事、树立中国新形象,增进社会各阶层相互理解,建设和谐社会,成了公共关系工作的主旋律。协会各方面工作都有进展,为明年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希望全国公共关系组织进一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贡献力量。

2015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而“十三五”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完成改革开放阶段性任务,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的五年。明年公共关系工作怎么做?大平同志已经提出一些想法,希望大家讨论研究,有了题目,文章要靠大家来写,我在这里就不具体说了。下面,我就大的方面讲五点意见。

一.构建法治中国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社会组织,首先要把自己认识清楚,你是什么?你干什么?你应该怎么干?这些社会大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职能分工、工作目标和运行规则不清楚,你就很难在社会、学科、理论分工中站住脚。这是常识问题,但是个根本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构建不照搬西方、不拘泥传统、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条件下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

这里有四个定语:一是“不照搬西方”。西方的公共关系主要是利益集团,阴谋诡计,互相利用,以利取义。因为它是私有制为基础的,是利益至上的。我们则是相反的,追求的是公共利益、人民利益至上。中国公共关系要搞光明的、阳光的。现在有教授正在研究阳光公关。我们公共关系的任务就是沟通理解,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矛盾,在外面树立国家形象,在内部建立和谐社会。二是“不拘于传统”。习近平同志就非常注意公共关系的手段和树立形象,很多方式完全是公共关系的方式,包括“吃包子”。你别看一件很小的事情,那可比发多少篇社论要强得多。一个“吃包子”,他的形象就树立成和普通人一样,和老百姓一样,用老百姓的餐。过去总是用宣言,动不动发一篇社论讲半天,现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起了很大的效果。所以公共关系要创新发展。三是“有中国特色的”。要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做派、中国国情,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待人以礼,诚信,以理服人,不去强迫别人,这也是公共关系与公共管理的区别。公共关系就是沟通和理解,管理则是强制和处罚。四是“法治条件下的”。就是依法而行、守法而动,法无禁止即可行、法无许可不能为。只要法律不禁止的东西,都可以做。习近平同志在三个讲话里都强调了这个要求。过去我们好多地方,好多事老是百姓听命政府、看领导眼色,总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去做。现在就明确了,法无禁止即可行。同时,法无许可不能为,党和国家政府也是这样,要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要大大减少对企业、基层单位,对人民生活、生产的干预,就是要简政放权。国家法律规定的,没有限制的,都可以做;有了规定的,不能去做。体现在我们的法律、政策、商业、经营活动和公众关系、国际交往等方面,就是要有一个法治的思维、法治的环境。

所以我把这些作为公共关系理论的定语,请大家去研究这个问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公共关系具有中国特色,有时代感。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很多教授的著作都是研究的成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和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一些公共关系高等教育的体系,也研究了国家形象、品牌战略等公共关系理论方面的问题。每年我们还要通过全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把全国学术前沿的一些东西公告出来,包括理论创新、经典案例、相关数据和调查报告等,通过归纳总结上升为特色理论,以便更好地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我在想,协会应该每年设置一些课题,请全社会来招标研究,既是传播自己,也是吸引有志于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来研究。这样,来研究的专家学者范围就会大得多,更有利于把理论搞上去。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工作。

二.积极推动高素质公共关系人才的教育培养

训练有素的高素质公共关系人才极为缺乏,是公共关系事业发展的瓶颈。一定要千方百计培养、发现人才。2013年,第一个独立的公共关系学博士点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立,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对学科建设、行业发展、公共关系高级领军人才、学术人才的培养将会起到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我们要把它用好。我准备亲自去带公关专业博士生,努力培养一批高端的人才。

除了在高等教育方面下功夫,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抓好专业培训,普及公共关系知识,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在这方面也很重视,大批的干部在接受公共关系的专业培训,多数都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干部,还有军人、警察、法官等。我们要适应这个需要,通过职业教育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多渠道培养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国人大正在抓紧修改职业教育法,中国将来实用型的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将各占50%,实用型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也是我们公共关系职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机遇。同时,我们也在设想能够形成一所公共关系人才培养的专门院校,通过政府的教育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合作方式,开拓公关教育的新局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行业都需要一批高层次人才,特别要注重在战略传播、公共智囊、思想库等方面培养出高层次人才。要组织团结一批具有危机公关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建立人才库,在化解国内矛盾、国际危机中担当重任,为国家和人民解困排难,兴利除弊,贡献智慧。

三.要把握全局,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的公共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力量,始终要围绕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去实践。中央决策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是今后五年发展的重点,也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实现这个决策需要文化和公共关系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不仅是传播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媒介公关,也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公关行为,更是密切国家间友好关系的桥梁。通过公共关系传播,不仅可以促进文化领域国际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国际间合作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战略实施中的关系协调、关键人物的感情沟通,公共关系工作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像“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中亚延伸到西欧,沿途几十个国家,文化差异很大,对这些国家重要的人物,就要请进来走出去,从感情上拉近距离,加强沟通,增进理解。那么从国内来讲,重点是解决好西部的问题。中国发展不平衡,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西部几个省发展起来。这个大战略,急需要人做这些方面的工作。清华大学有一个教授带队到西域国家去,促进友好,介绍中国的文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打消了他们的疑虑,积极支持我们这个战略构想。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实施,也有大量的公关关系工作。战略实施会对相关地区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整,规划落实可能对人民群众、企业的生活、生产产生影响,甚至产生搬迁、移民等问题。这些可能出现的大量的社会矛盾就需要公共关系去调解,帮助国家发展。

我们协会和各省、区、市协会都有很好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和对外关系,要统筹这些资源,发挥公关平台的纽带作用,依托我们公关的力量,优化组合,形成活力,打造新的文化交流品牌,为国家的战略服务。最近清华大学成立了国家形象研究中心,就是适应国家新战略,聚合国内外力量,传播中国形象的新平台,也希望大家合作共用。       

四.加强制度和诚信体系建设

国家正在逐渐完善行业立法,民政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委和单位联合颁布了《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的意见》,鼓励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建设,信用机制、自身建设,协会可以通过行业规范、公约等共同认可的条文推动行业实施自律,以确保行业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要求。

协会是法定组织,首先要守法;同时也是自律性组织,要有自己的行规。我们要逐渐建立起民主监管机制。协会不是一个行政单位,要大家一起民主监督。通过行业自律、政策引导、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不断提升行业形象,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只有通过市场检验考核,公众才能认可,才能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你没有诚信,你怎么去做人家的公共关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正在研究推岀一些自律的制度、公约,还有生态文明公共关系机构等的认证标准,目的都是规范协会组织和行业企业自身的形象,通过我们的行动来影响社会,影响他人。要进一步规范我们的组织,壮大我们的队伍,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完善我们的制度。自身建设一定要抓紧,目标是更加规范,更加制度化,更加公开透明,更加赢得社会信任。

五.创新公共关系实践品牌

理论、人才、战略、组织固然重要,却非一日之功,重要的还是实践,从一件一件事情、一个一个活动、一项一项工作做起,树品牌、立形象、求信任、办实事,把公共关系工作做好。大家常说,宣言不如行动,声明不如实干,我们要拿出点实践品牌,即使一省一市有一个品牌活动也了不起,那就能形成大的气候,以实际行动纠正别人对公共关系的误会,发展公共关系的正能量。这就要创新,有点子,有办法,有行动,就有影响力。像拜登吃面,卡梅伦去吃火锅,默克尔逛市场,习近平吃包子,等等,影响顶过几万篇宣传文章,胜过几千篇形象报告。这就是公共关系的特色和魅力。小中见大,行胜于言,信手可成,深入人心。

我建议每一个公关协会每年推荐自己创造的有知识产权的公共关系实践的品牌,把它们总结出来、推广出去,这样,就不只是协会做的几个小盆景,而是全国公关界培育的“万紫千红满堂春”,那个意义就大了。不管从教育和人才培养,从社会影响力上都可以启发人、引导人。这样我们既有理论有研究,又有实践有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公共关系的作用。同志们,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预示新的希望开始!我谨代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向全国公关界同仁祝福新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一切比今年更好!

来源: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关键词: 关系,中国,国家,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