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公共关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更新时间: 2025-10-24 16:43:06
10月21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企事业公共关系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召开“公共关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多位代表和专家围绕公共关系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企业出海以及对协会工作的建议等议题深入研讨。

专家建言:提升公共认知 强化公共关系赋能企业品牌建设和声誉管理

中国船舶集团原总经理助理、中国舰船研究院原院长刘郑国强调,公共关系发展首先要研究吃透国际通用性准则,借鉴好国外成功实践,又要结合中国国情特色,探索其内在规律,共同并差异化处理各类主体关系,系统推进公共关系向中国式有用化、引领化发展,有效助力我国走向国际,有效助力社会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原宣传信息部主任姜涛聚焦行业能力建设与服务创新,建议协会依托专家资源“请进来”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培训,通过“调研走访+发布会宣传”深化品牌推广模式,并推动成立金融专委会,助力提升金融领域公共关系与风险管理水平。

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原总编辑顾环宇解析企业出海晋阶路径,指出“走出去”易、“走进去”“走上去”难的核心痛点,主张借鉴可口可乐等跨国企业品牌本土化融合体系,推动中国企业从“文化适配”迈向“文化共情”,以更高的公共关系智慧赋能,将品牌融入所在国社会文化生活,积累本土化粉丝群体。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领域高级专家、中国石化报社原首席专家蔡廷永提出七项发展建议,包括发挥智库职能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持;走进党政机关、国企、高校开展公共关系“科普”;组成若干专家咨询组提供专业服务;适时举办培训班;打造企业公共关系评价品牌活动;强化媒体矩阵建设;以及依托国企媒体赋能企业出海等。
企业发声:聚焦出海痛点 打造多元化公共关系合作平台和人才培训体系

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吴微围绕企业出海提出涵盖政策解读支持、形象塑造指导、政企沟通与风险预警、国内外交流平台搭建、国际公共关系人才培养、第三方叙事强化、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公共关系支持等方面的建议。

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原副总经理谢林轩提出“五大赋能”策略,包括政策赋能优化指标体系与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渠道赋能搭建“三维信任网络”与“出海地图”、人才赋能设立“国际公关战略官”认证与重点人才培养引进、技术赋能构建数字平台与智能底座、平台赋能打造立体服务平台与专家辅导机制,全方位助力企业出海。

美团副总裁周桓结合企业海外布局经验,建议协会牵头组织出海十年以上的资深企业分享相关经验、构建合作网络;通过海外网红在中国实测的“科技+生活”体验打破境内外信息差;组织有出海意愿的企业赴海外业务地考察。并希望协会搭建问题反馈渠道,避免出现内部企业在境外设立非理性的经营壁垒行为。

红黄蓝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张帆指出教育出海面临的价值观认可难题,分享了国际儿童画公益展覆盖30多国的交流经验,建议协会多开展此类公益活动,并加强企业互访、国际友人访企等交流合作,助力教育文化出海。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研讨会的交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公共关系对于企事业工作、特别是企业出海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各种关系协调处理,有效树立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和良好声誉,推动企业形成双赢多赢合作。协会将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广泛联动政府部门和各行业组织、媒体智库、公共关系机构,打造有影响、重成效的品牌活动,搭建国内外多元主体交流平台,集聚专家资源、组织专业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咨询和培训工作,为企事业单位和企业出海做好公共关系专业服务。他表示,协会将系统梳理研究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纳入到今后的工作规划当中,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协会及专委会的工作,共同深入开展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平参加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吕大鹏主持研讨会。协会秘书处有关人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