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回应中外企业关切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更新时间: 2025-03-18 17:01:59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向中外企业介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解读外资相关政策

3月16日,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举办的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宣介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王亚,向在华外资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国内外公关公司代表介绍全国两会精神,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举措。

image.png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蒋毅表示,中国经济的基础、韧性、潜力全球有目共睹。2024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他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很不平凡,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经济增量之大,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增长水平。这一成绩是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很不容易,弥足珍贵。二是动能转换之快,经济新引擎彰显发展新生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就业的新动向折射出经济新蓝海,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改革开放之力,一体推进创新破难、改革破题、开放破局。对内聚焦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对外聚焦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时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四是民生保障之进,增量政策、增量资金都优先支持民生这件头等大事。

image.png

今年增长目标有规模有质量、有高度有温度

蒋毅指出,今年5%左右的GDP增长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综合研判、科学论证、系统平衡后稳慎提出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在锚定这个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当前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今年还将实施多年未有的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开展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同时,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进一步提升,政策与市场互动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既注重稳住当前、又注重惠及长远。比如,对于“两新”工作,不仅真金白银的补贴会加力扩围,还将深入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以形成更大的乘数效应。未来中国经济将规模更大、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势头更好,同时基础牢固、优势突出、韧性强劲、潜能宏阔。

推动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合

蒋毅认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主要体现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同时,要聚焦市场化改革,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各类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二是突出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多渠道、常态化倾听经营主体的关切期待,既解决个案问题、又推动制度优化。三是突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修改招标投标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的证明。

image.png

王亚介绍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情况。中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利于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自2013年第一版上海自贸区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以来,已经进行了8次修订,特别管理措施从190条缩减到了2024年全国版的29条。对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严格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外资准入实施管理,保障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与内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扩大自主开放。2024年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领域开放试点,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多投资机遇。他指出,中国有完备高效的产业体系、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资源,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发展沃土,外资企业在中国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王亚介绍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政策内容。在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方面,政策围绕五个聚焦提出有关举措:一是聚焦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对试点项目开展“专班式”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尽早落地。二是聚焦进一步扩大制造业领域开放,目前我国发布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全面取消了制造业的准入限制,将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面向各类经营主体扩大开放。三是聚焦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试点工作提速加力。四是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五是聚焦鼓励外资企业开展股权投资,商务部已修订发布新版《外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战投办法》),第一批《战投办法》有关具体操作规程的解答也已在商务部网站上公布。

在提高投资促进水平方面,商务部正在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政策措施,包括开展外资企业境内投资信息报告试点;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大重点领域引资力度,让更多外资企业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修订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完善并购的管理范围,降低跨境换股的门槛等。

在加大外资企业服务保障方面,王亚表示,商务部正在会同各地方各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将支持更多的外资项目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开展重点外资企业贷款需求及投资经营情况的调研;助力外资企业出口货物享受协定伙伴方关税减让和通关便利措施,做好优惠贸易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继续稳妥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的范围,优化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更新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指引等举措,促进人才的跨境流动。

上述政策措施在2025年底前都将落地见效,服务好外资企业,为各国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市场创造良好条件,让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成为更多外商的选择。

image.png

针对与会外资企业关注的问题,蒋毅和王亚分别作了一些具体回应。

关于“投资中国”品牌系列活动。王亚表示,商务部今年将制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的年度实施方案,围绕精心设计开展投资中国的系列活动,通过央地协同联动开展一些境外投资促进活动,包括标志性展会、投资促进机制、品牌赋能、境外招商、圆桌会议、民企对接等六大招商引资行动。重点办好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打造中国标志性展会。

关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修订调整。蒋毅指出,这个目录是中国外资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体现主动扩大开放的决心。目录修订重在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促进外资服务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支持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目前这个目录已经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条目比2022年版大概增加了200多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根据征集到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关于优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王亚介绍,服务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在持续扩大全国范围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商务部选择部分省市开展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示范,通过先行先试,推动构建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基本框架,从而带动中国服务业整体的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为中外经贸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2024年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的11个省市,服务业吸收外资总计达到了413亿美元,约占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50.2%。目前试点示范先后推出了七轮,1300多项试点任务,涵盖13个重点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对接了CPTPP和DEPA的规则条款,向全国推广的创新成果达到了9批190多项。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复制推广试点经验,推动试点示范提速加力。

与会外资企业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自身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业体系形成了综合引资的优势,新的投资机遇正在不断涌现。随着2025年一系列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外资企业在中国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