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2020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构建中国公共关系学术话语体系”分论坛在京召开

更新时间: 2020-12-08 17:17:26

分论坛会场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承办的2020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构建中国公共关系学术话语体系”分论坛,于12月6日上午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举行。分论坛围绕发展大会“扶贫攻坚中国经验的全球分享”主题,就如何构建中国公共关系学术话语体系进行了专题讨论。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大平致辞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大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30多年来,一直把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作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因为我们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理论或者体系建设都离不开学术界、研究机构还有实践机构长期以来的努力和支持。他希望通过这次分论坛的召开,大家对中国公共关系话语体系的建设能够献计献策,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公共关系理论体系,包括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话语体系,提出一些真知灼见,为我们长期开展中国公共关系学术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勇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周勇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分论坛特别契合我们创建的“深研会”特色,把这个领域最顶级的专家和领导请来,就扶贫攻坚和相关公共关系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做深入的开掘和探讨。他说,现在的公共关系实践和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希望分论坛能产生很多思想的火花和碰撞,对未来整个公共关系学科的建设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思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开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开和教授以“交往·融通·共同体—文化自觉与中国公共关系的学术话语创新”为题,从重新思考西方公共关系理论范式、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自觉,以及扶贫经验与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学术话语创新。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以“公共关系理论建设的反思与重构”为题,从反思与重构公共关系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应具的角色和应有的作用、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重点以及公共关系与现代科技发展的互动性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薛可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薛可,以“公关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为题,在梳理中国公共关系从引进、共生、创新发展的溯源基础上,提出了以国际视野为基准、以国内问题为核心、以科学方法和艺术展示交融创新中国公共关系学术话语体系的思考,最后落脚于如何以新文科的建设作为公共关系专业的教育话语体系的具体方法。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夏吉宣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夏吉宣,以“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话语体系建设”为题,结合长期国际传播的实践,提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在开展跨国界、跨文化、跨意识形态公共关系活动时,应从个人的层面,即结合目标人群对公共关系话题的不同关注、话语表达的不同方式、对相关措施的不同偏见;从国家的层面,即结合不同文化区域的国家,不同发展经历的国家、不同利益追求的国家、不同战略需求的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等情况,在构建以英语为通用国际话语体系的同时,做好相关重点语言的子话语体系的建设。他还强调了做好关键词的选择和外语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迪,以“中国理论与中国公共关系话语体系构建”为题,通过当下中国社会中“多元关系”商务和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等实例,重点讨论了中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界存在的“中层理论”缺失的问题。他在肯定我国公共关系理论在宏观层面取得创新的同时,呼吁加强中层理论的创新和建设。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以“内容、平台与话语”为题谈中国扶贫攻坚的国际传播机制与策略。他认为:从内容上,要注意故事化表达、时空思维和价值追求;在传播平台上,要注意多渠道传播,动员媒体、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多元主体积极表达并对外互动;在话语构建上,要重视运用绩效正当性、程序正当性、价值正当性等多维话语来讲好中国故事。

学术委员会分论坛现场(一)

学术委员会分论坛现场(二)

本次分论坛充分发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行业智库平台作用,凝聚专家力量,把脉行业发展关键。学术委员会并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建设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体系。

与会专家合影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经济日报社原社长张小影,协会秘书处有关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部分博士、硕士参加了分论坛。